一是工伤受理亲情化。建立双执法人员实地调查机制,对行动不便劳动者主动上门服务,减少群众跑腿;全程保守隐私,从受理到调查贯穿“便民利民”理念,让服务有温度。
二是调查核实多样化。运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全程留痕,推行简易案件快办、复杂案件集体研讨机制;对事实模糊或法律适用争议案件,依托证据链召开评审会议集体决策,确保程序合法、结论严谨。
三是快速认定便民化。精简证明材料、压缩办理时限,事实清晰案件启用简易程序“快认快结”;重大案件主动介入、优先受理,实行“三级审批”与多渠道文书送达,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纠纷,实现高效便民。
今年以来,累计受理工伤认定39起,发放宣传手册120余份、提供咨询150余人次,以“数据跑腿”替代“群众跑腿”,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与用人单位用工安全,筑牢工伤保险法制防线。